10年期美債收益率近日持續上升,繼5月初之后,本周一再度突破3%這一重要關口,3%為2018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6月以來美股則持續震蕩,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起起伏伏,6月初期在震蕩中實現反彈,6月以來小幅上漲0.69%,科技股基準納斯達克100指數同樣在震蕩中微漲0.3%。
美債收益率近日持續回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市場對于5月CPI同比數據能否再次下滑心存疑慮,于是市場先拋美債為敬,還有可能是因上周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言后,市場對于美聯儲是否需要長期堅持一系列激進加息措施存在不確定性預期。
市場普遍預計6、7月加息50個基點幾乎已板上釘釘,只差美聯儲官宣。隨著多位美聯儲官員在6月議息會議緘默期之前透露,他們未來將以通脹數據作為9月份利率政策的重要依據,本周五將出爐的美國CPI數據,預計將成為影響6月份首個完整的交易周,甚至整個6月份美股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數據。
美國通脹是否已見頂?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美國5月份CPI數據將于本周五美股開盤前正式公布,目前經濟學家普遍預計5月CPI數據將從上個月的同比增8.3%降至8.2%,如果實際數據與這一預期一致,這將是今年以來CPI首次出現同比數據連續下滑。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定于本周五公布的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可能將為美聯儲在6月及后續加息的力度提供進一步的線索。
金融數據統計與預測平臺Trading Economics根據市場對美國通脹的預期等各方面指標,結合計量經濟學模型,預測4月份公布的3月CPI數據將為通脹峰值,預計于7月份公布的CPI將降至7%,從長期來看,該平臺預計美國通脹率將在2023年上半年維穩在1.90%-2%左右。
ING 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表示:“如果CPI同比數據本月連續第二次降溫,將使得‘我們確實已經熬過了通脹高峰’這一預期升溫?!?/p>
Knightley表示,有消息報道稱庫存量和進口量增加,以及最近汽車產量增加,這可能是供應鏈有所改善的重要跡象?!暗唵畏e壓現象仍然存在,供應鏈仍然容易受到局部疫情爆發帶來的負面影響?!?/p>
路透社咨詢的經濟學家預計,5 月份美國月度消費者價格將上漲0.7%。隨著5月汽油價格上漲,住房、食品和能源價格可能會繼續助長通脹,但這可能會被汽車價格和供應鏈出現緩解所抵消。薪資方面,5月平均時薪同比增長5.2%符合預期,較前值5.5%有所放緩。
渣打銀行策略師Steven Englander表示:“汽車價格可能是CPI增幅放緩的重要‘貢獻者’,因為消費者不愿支付當前價格,因此需求破壞正使供需平衡?!?/p>
有分析人士表示, 6月和7月加息50基點已基本板上釘釘,5月非農報告增加了9月也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本周五將公布的CPI數據或成為探尋美聯儲未來加息路徑的重要線索。
美股反彈能否持續? 可能得看CPI數據的“臉色”
6月以來美股持續震蕩,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起起伏伏,6月以來在震蕩中實現反彈,小幅漲0.69%。如果CPI同比數據低于或等同于預期,這可能足以提振美股市場,因為這可能會被市場解讀為“通脹正在或已經趨于平穩”的首個顯著跡象。
從另一角度來看,過于強勁的CPI數據可能會鞏固美聯儲9月及之后可能將繼續大幅加息的市場預期,屆時或將再次打壓市場風險偏好,進而再度重創美股市場。
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5月26日階段性低點以來已顯著回升,對美股來說是相當不利的信號,無風險收益率上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市場對于CPI同比數據能否再次下滑心存疑慮,于是市場先拋美債為敬(收益率與美債價格呈反向變動),還有可能是因上周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言后,市場對于美聯儲是否需要長期堅持一系列激進的加息措施存在不確定性。
多位美聯儲官員在6月議息會議緘默期之前透露,他們未來將以通脹數據作為9月利率政策的重要依據。鑒于6月和7月加息50基點已基本板上釘釘,因此本周五將出爐的美國CPI數據,預計將成為影響6月份首個完整交易周,甚至整個6月份美股市場風險偏好的重要數據。
消費者信心仍不容樂觀
消費者往往對于通脹有最直接的感觸與看法,因此消費者信心指數對于市場判斷通脹走勢,尤其是轉折點至關重要。美國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該指數在4月份小幅上升后,5月份略有下降。該指數目前為 106.4,低于4月份的 108.6(經修正)。
另一大權威信心指數——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以及密歇根大學消費者預期指數則顯得更為悲觀,兩者5月數據及均處于近20年左右的相對較低水平。這些數據表明,就目前來看,高通脹重壓下消費者仍然缺乏信心,消費者普遍認為美國的通脹率還未出現實質性轉折點。
“消費者對汽車、住宅、主要家電等非必需品購買意向都有所降溫——這可能反映了利率上行以及消費者從大件商品轉向服務類支出。由于價格上漲,假期計劃也有所放緩。事實上,通脹仍然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他們5月份的通脹預期與4月份的高水平相比幾乎沒有變化。展望未來,預計價格飆升和激進加息將對今年的消費者支出構成持續性的下行風險?!? 美國咨商會經濟指標高級主管Lynn Franco表示。
“總體而言,現狀仍處于較樂觀水平,表明第二季度增長并未進一步收縮。話雖如此,隨著預期指數進一步走弱,消費者也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難以全面復蘇。但他們的確預計勞動力市場狀況將保持相對強勁,這將在短期內繼續支撐消費者信心?!? Lynn Franco表示。